年纪一大,身体和心态都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。很多人一旦迈过 50 岁,就感觉精力、身体大不如前。
其实,50-60 岁,退休前后,正是寿命的关键期。过了 50 岁,最怕三种病!怎么做才能预防疾病、益寿延年呢?
这份为您定制的健康指南,年过 50 必看!
寿命关键期,最怕三种病
第一:高血压
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老年人群中,年龄≥ 60 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49.1%。约每 2 个老年人中就有 1 人患有高血压。并且,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趋势。
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,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影响尤为突出。在老年高血压病例中 60%~85% 的患者均伴有 1 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。在调整高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后,与 35~39 岁年龄组比较,≥ 60 岁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 5.5 倍。
高血压损害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,造成严重病变,发生卒中、心肌梗塞、肾动能衰竭(严重的会导致尿毒症)等致死、致残事件。
血压过高,会促使脂质在动脉壁沉积,降低血管弹性和容量。脑部的血管病变,发生阻塞、破裂,就是脑卒中;心脏的冠状动脉因为脂质沉积被堵死,就发生了心肌梗塞;而过高的血压促使心脏负担过重,可能引起心衰。
高血压病除了药物治疗外,加强锻炼和饮食疗法对高血压病患者都有很重要的意义。
关于高血压治疗、运动、饮食的专家建议,点击下方图片,查收常笑健康高血压防治锦囊。
▼高血压药物治疗▼
手册 | 关于高血压的治疗,看这一篇就够了
▼高血压食疗建议▼
怎样把高血压并发症"吃回去",转给你身边需要的人
第二:关节炎
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50 岁以上人群中,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 50%,55 岁以上的人群中,发病率为 80%。我国骨关节炎的发病情况约占总人口的 10%,为 1 亿人左右。
人到中年以后,膝关节的肌腱、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,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,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,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,所以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。
活动时会发出"咔嗒"的弹响声或摩擦声,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、肿胀、关节腔积液,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,形成残疾。
在关节炎治疗方面,很多人病急乱投医,导致延误病情;还有人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不了解,认为只要关节不疼了,治疗就有效果,于是为了追求止痛,长期大剂量口服止痛药物。这些认知和做法都是不对的。
其实,关节炎并不是一种不治之症,如果出现关节疼痛,活动受限等等情况,可以到正规医院的骨科或者风湿科就诊。想了解关节炎的症状、预防、养护及治疗误区,可点击下方图片,查收常笑健康为您准备的关节炎防治锦囊。
▼关节炎主要症状▼
膝关节"黄金年代"只有 15 年,一旦出现这个症状,就该开始保养!
▼关节炎中医预防及养护▼
年纪大骨关节病高发,中医角度该如何预防及养护?
第三:骨质疏松
2018 年《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》显示,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,患病率达到 19.2%,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,患病率达到 32.1%。
骨质疏松症被称为"沉默杀手"在于它的严重后果——脆性骨折,一旦髋部骨折后果极其严重,甚至会致残、致死。
据国内外临床统计显示,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 1 年内,死于各种合并症者高达 20% ;而在存活者中,约 50% 致残,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,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随着近几年骨质疏松疾病知识的普及,大家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和危害严重性的认识有明显的提升。但日常生活中,依然有很多人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。
比如说:喝骨头汤能补钙吗?骨质疏松还能运动吗?骨质疏松只要吃钙片就好?关于骨质疏松的认知、误区及如何有效补钙,常笑健康骨质疏松锦囊为您一一解读。
▼骨质疏松主要症状▼
变矮、弯腰驼背?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骨质疏松!
▼骨质疏松认知误区▼
骨质疏松最常见的 10 大误区,看你中招了吗?
▼如何有效补钙▼
补进身体的钙都能吸收吗?有了这个,钙才不算白补
在 50-60 岁的寿命关键期,我们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留意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,一旦有健康方面的疑虑,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到医院进行对应检查。
文章作者:孟
图片来源:摄图网
本视频 / 资讯 / 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、学习使用,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,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,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。如需转载,请在公众号下留言。
每天动动脑,身体不易老
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 ?
(上一期答案:蜘蛛)
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
一起来猜猜猜 !
江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