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当中,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便是摔倒,且年纪越大,因摔倒引起的受伤或死亡风险越大。而摔倒后,如果没有做好相关的急救措施,可出现继发伤害,也会提升老人死亡风险。
为更好宣传老年保健养生知识,近日,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专家团队在医院1号楼大厅开展义诊活动,为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提供就诊咨询和健康宣教。
八旬老人胸闷就医
一查竟然骨折了
最近一周,82岁的王爷爷出现明显胸闷感,经人推荐,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。科副主任、副主任中医师赵娟听诊后未探查到有心脏杂音、心律不齐、肺部啰音等异常情况,进一步按压胸椎时,老人表现出明显痛感。
追问病史了解到,数日前王爷爷在家洗澡时不慎滑倒在地,因当时疼痛感不明显,后续就没再关注。赵娟告诉他,在排除心肺系统疾病后,考虑是因摔倒导致胸椎出现问题,引起的胸闷不适,建议进一步完善胸腰椎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,最终证实为胸椎压缩性骨折。经骨伤科会诊和家属充分沟通后,予以“骨水泥”治疗。术后,王爷爷胸闷不适感得到明显缓解。
展开剩余70%跌倒已成为老年人“头号杀手”
这些防跌倒措施都配齐了吗?
赵娟表示,通常来说,当人体步入老年阶段时,痛觉感知能力会逐步减弱,很多老年人在发生跌倒后,往往会因未及时察觉伤势,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然而即便是轻微跌倒,也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、隐匿性骨折,甚至是失能、残疾、死亡的严重后果。据《老年人防跌倒联合提示》数据显示,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。
赵娟介绍,关节炎、帕金森病、痴呆等慢性疾病,低血糖、体位性低血压等急性病症,以及骨质疏松、药物副作用、心理因素,都是引起老年人突发性失衡的常见“元凶”。随着年龄增长,他们的肌肉骨骼系统、神经系统、感觉功能也在慢慢退化,具体表现为肌肉力量下降、关节灵活性降低、平衡能力减退、反应迟钝等,这些变化大多数最终都会发展成老年人意外跌倒的“助推剂”。
“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医学科病区,我们通过在卫生间、走廊等易滑区域铺设防滑垫,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防滑坐浴凳,根据个体需求配备合适的助行器具等一系列科学防护措施,已显著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。这些经过临床验证的有效措施,非常建议大家延伸至家庭照护中。” 赵娟建议。除此之外,家庭还可以通过保持地面干燥、去除不平整的地板覆盖物、固定不稳定的家具、安装小夜灯等方式,降低老人跌倒风险。“除了做好防护,老年人可以通过补充钙、维生素D,每天坚持打一套养生功法(太极拳、八段锦),来维持骨骼健康,增强肌力与平衡感。”
老年人摔倒后
如何安全起身?
赵娟提醒,老年朋友们出门时应穿合脚的防滑鞋,起身、转身时动作要放缓,必要时应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。当自己不慎跌倒后,一定不要着急起身,要先判断有无受伤,四肢、关节是否可以正常活动,如果能自行站起,可通过下面3步安全起身:
1
弯曲双腿,缓慢挪动臀部到椅子、床具等支撑物旁,观察周边就近拿到可供保暖的物品,以便保持体温。
2
休息片刻,等体力恢复后,借助支撑物翻转身体,使自己从平卧位转换成俯卧位。
3
双手支撑地面,抬起臀部,弯曲膝关节,面向支撑物跪立,再缓慢站起。站起后尽快联系家人、朋友,告知自己出现跌倒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建议尽快就医并让专业人员评估伤势。
供稿: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屈璟秀 罗鑫
发布于:北京市江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